close

長泰狀元林震


     
明清兩朝,漳州府只出過一名狀元,他就是明代長泰的林震。
     
傳說林震的外祖父是溪園社的秀才。一年元宵節,張姓重修祠堂,女兒回娘家去祠堂看戲,忽然腹內陣痛,竟在祠堂裏分娩。若被張姓族長得知,定要掐死嬰兒以免外姓人奪走祠堂風水。這時,滿堂花燈突然熄滅了,舅舅急忙包好嬰兒,攙扶產婦,趁混亂之中溜了回去。這嬰兒就是林震,果然命中大貴,後來中了狀元。
林震參加春闈,殿試奪魁時,也是出奇制勝的。左丞相楊榮是福建人,當然看重長泰的舉子林震;而右丞相楊士奇是江西人,則偏袒江西舉子沈文裘。兩人文才不分軒輊,兩位丞相也互不相讓,只好在金鑾殿上請皇帝面試欽點了,沈文裘這位才子有絕招,能雙手揮毫快書,右丞相楊士奇出題,要兩舉子在一柱香時刻內,抄完三千個單字。沈文裘正中下懷,立即雙手揮毫,刷刷地寫開了。林震困惑了,他靈機一動,只寫五個字,一筆化三千”,立時交了卷。最後皇帝判定,林震機智聰明,選為狀元。沈文裘一氣之下,連個榜眼也不要了。
以上傳說當然是無稽之談。林震雖然中了狀元,但他的一生平淡無奇,並無什麼宦績可言。為了還歷史以真面目,這裏介紹一下他的經歷。
       林震字敦聲,祖籍是長泰縣善化裏林墩社(即現在的枋洋鄉林墩村)。家境貧寒,母親早逝,父親忙於生計,一邊務農,一邊兼做商販,經常外出,家中缺乏中饋,就娶個繼室料理家務。林震在繼母撫育下長大,他聰明穎悟,讀書過目不忘,但為生活所迫,中途輟學,繼母叫他下田勞作,他生性純孝,母命不敢不遵,只好帶著書卷下田耕作,休息時就躺在樹下讀書,上山砍柴回來,就挑著木柴,邊走邊讀。
這事被東裏先生知道了,先生姓康名泰,字師廓,是“閩中十才子”之一,學問淵博,愛才如命,就把林震叫到府中來讀書。
       永樂十八年(1420年)庚子秋闈,東裏先生送八個門生赴省參加鄉試,除了一個經過朝天嶺時,被猛虎噬死以外,七個都考中了舉人。林震是其中一個,名列第六,那年他才二十幾歲。宣德五年(1430年)庚戌春闈,林震進京參加會試,中式為貢士,又參加殿試,考取一甲第一人,賜進士及第。
這一科,三鼎甲全是福建籍舉子,第二名榜眼,龔錡,建安(閩侯)人;第三名探花,林文,莆田人。主考官是太傅楊文敏,也是福建人。
掄元後,林震留京師任翰林院修撰,主持校勘歷朝史書和編撰本朝實錄,供職七年,因體弱多病告歸,在家中讀書自娛,非公事不入郡邑,死時才四十幾歲。

天成山園林風景區。車進入山門,爬過一段崎嶇山路,停在一個狀若官帽的巨石前。我們下車與司機揮別,就開始欣賞起這個頗有傳奇色彩的巨石。此石高約20米,上寬下窄,正中有一箭簇般標記,就象古代官員頂上烏紗,只差沒有左右兩個翹翼。石上刻有“南無阿彌陀佛”六個字。據說,明代本縣考上狀元的林震,其母到此山朝聖進香,見此石酷似官帽,即虔誠跪拜,叩求天佑林震能遂淩雲壯志。,而後來,林震赴京趕考,果然蟾宮折桂,獨佔鰲頭。林震平步青雲,曾賦就詩《紫極宮》,其詩曰:“仙子乘鸞上太清,孤山空鶴唳蓬瀛。玄都觀裏琴三弄,南嶽樓前笛一聲。鐘動客窗驚曉夢,月移花架過西庭。心香每祝華封壽,萬載乾坤屬大明。”此石因而也被人稱為狀元石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L168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